市场动态

支重轮的制造过程
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3-07

支重轮(如工程机械履带系统中的支撑轮)的制造过程涉及材料选择、精密加工、热处理及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。以下是典型支重轮的制造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:


1. 材料选择

  • 常用材料:高强度合金钢(如40Mn2、50Mn)、碳钢或特种耐磨钢,需满足抗压、耐磨和抗冲击性能。

  • 材料标准:符合GB/T 3077(合金结构钢)或行业专用标准。


2. 制造工艺流程

(1) 毛坯成型

  • 锻造

    • 采用模锻或自由锻工艺,通过高温(1100~1200℃)将钢锭锻造成轮体毛坯。

    • 优点:细化晶粒,提升材料致密性和机械性能。

  • 铸造(适用于复杂结构或低载荷场景):

    • 砂型铸造或精密铸造,需控制缩孔、气孔等缺陷。

(2) 粗加工

  • 车削:使用数控车床对毛坯外圆、端面进行粗加工,预留精加工余量(通常0.5~1mm)。

  • 钻孔:加工轴承安装孔、螺栓孔等,需保证位置精度。

(3) 热处理

  • 淬火+回火

    • 淬火温度:850~880℃(具体根据材料调整),油冷或水冷。

    • 回火温度:400~500℃,消除内应力并平衡硬度与韧性。

  • 表面硬化(可选):对轮缘进行高频淬火,表面硬度达HRC 55~60,提升耐磨性。

(4) 精加工

  • 数控精车:保证外圆、内孔尺寸精度(IT7级)和表面粗糙度(Ra≤1.6μm)。

  • 磨削:对轴承配合面进行精密磨削(Ra≤0.8μm),确保装配精度。

  • 铣槽/开齿(若需与履带啮合):通过数控铣床加工齿形或导槽。

(5) 表面处理

  • 喷丸处理:提高表面抗疲劳性能。

  • 防锈涂层:喷涂环氧底漆或镀锌,增强耐腐蚀性。

(6) 组装与检测

  • 轴承压装:采用液压机压入滚针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。

  • 密封安装:装配橡胶密封圈,防止泥沙侵入。

  • 动平衡测试:确保高速旋转时振动值符合标准(如ISO 1940 G6.3级)。

  • 负载测试:模拟实际工况,检测轮体变形量和轴承寿命。


3. 质量控制关键点

  1. 材料检验:化学成分分析、超声波探伤(UT)排查内部缺陷。

  2. 尺寸精度:轮缘直径公差±0.1mm,轴承孔同轴度≤0.05mm。

  3. 硬度检测:轮体本体硬度HRC 28~32,表面硬化区HRC 55~60。

  4. 疲劳试验:通过台架测试模拟10万次循环载荷,无裂纹为合格。


4. 行业标准与认证

  • 国际标准:ISO 7452(土方机械支重轮性能要求)。

  • 国内标准:JB/T 2983.2(履带式工程机械支重轮技术条件)。

  • 环保要求:符合RoHS指令(限制有害物质)。


5. 技术难点与趋势

  • 轻量化设计:采用高强钢或铝合金,在保证强度下减轻重量。

  • 集成传感器:智能化支重轮内置温度、振动传感器,实现状态远程监控。

  • 增材制造:3D打印技术用于复杂结构支重轮原型开发。


总结

支重轮制造需融合材料科学、精密加工与热处理技术,核心在于平衡强度、耐磨性与成本。随着工程机械向智能化、高效化发展,支重轮的制造工艺将持续优化,集成更多创新技术以满足严苛工况需求。

本文网址: https://www.ytsl.net/news/392.html
找不到任何内容
联系我们

电话:戴经理 / 18660529056

传真:086-0535-6721660
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西马家都村南首

Copyright © 2024-2027 烟台尚隆矿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    鲁ICP备16004521号-1   技术支持:万企云